關于興千田
興千田致力于客戶終身價值實現,針對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管理需求,從研發、應用、人才、服務等多重維度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撐。
2024年12月6日,隨著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一場聚焦精益管理與新質生產力融合發展的盛會——第八屆中國精益管理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濟南舜耕山莊生態園隆重舉行。本次大會旨在通過深度學習、深度交流、深度思考和深度感悟,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大會開始前,由濟南市章丘區委書記馬志勇開場致辭,為本次活動拉開了序幕。他提到,本屆大會以“重塑精益全流程,驅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展示精益管理的最新成果,交流精益改善的成功經驗,探討精益思維的未來趨勢,必將為提升企業精益管理水平,推動精益發展生產力,助力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注入新活力,積蓄新動力。

隨后,廣州標桿精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光宇為本次大賽致辭,在致辭中回顧了大會八年來的發展歷程,強調了舉辦大會的初衷:讓精益流行起來、用精益改變世界、推動中國精益管理咨詢產業繁榮。與此同時,預告了明天的改善大賽總決賽,屆時將有12強隊伍角逐全國總冠軍。郭光宇先生的致辭激勵人心,展現了大會對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堅定承諾和信心。

會上,濟南市章丘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李經國做招商推介。
重塑精益全流程 驅動新質生產力
主題分享
以低成本自働化為核心的企業創新文化

楊麗興千田集團CEO、工業工程師聯盟聯合創始人、深圳科技委員會人才專家
在這次主題分享中,楊麗總從企業利潤經營、精益改善、低成本自働化改善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及創新文化在精益改善以及LCIA低成本自働化中的應用四個方面,深入剖析企業如何在充滿復雜和挑戰的經營環境中持續發展、提升競爭力、轉型升級,共同探索低成本自働化如何引領企業創新驅動未來。
精益管理與新質生產力

齊二石中國工業工程專業學科泰斗、天津大學管理創新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益友會名譽會長
面對資源有限和競爭激烈的挑戰,中國工業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技術創新成就,以及仍面臨的效率、質量和成本問題。
通過創新驅動、新生產資料、新工具和新勞動者的科學合理配置,特別是管理創新,是提升財富和效益的關鍵。管理創新分為機制、政策、法規類的新質生產關系創新,以及面向效率、質量、成本的技術方法創新。
其中,工業工程與精益管理創新被視為新質生產力實現的重要內容。齊教授呼吁業界團結一致,沿著精益管理創新的道路不斷前行,腳踏實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兩個百年目標貢獻力量。
聯想精益六西格瑪創新之道

何國斌聯想集團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總負責人、聯想集團質量總監
聯想集團質量總監何國斌在《聯想精益六西格瑪創新之道》主題分享中,介紹了聯想如何通過精益與六西格瑪的結合,構建了一套以客戶為中心的方法體系,致力于提升產品質量、一致性和業務過程效率。聯想集團的愿景是通過持續改進業務績效的各個方面,為客戶不斷增加價值。
為實現這一愿景,聯想建立了高績效文化,鼓勵員工運用精益六西格瑪的共同語言、方法和工具集,推動持續改進。此外,聯想重視員工才能和技能的發展,培養他們發現機會并領導項目,以實現成本節約、質量提升、效率提高或周期縮短。
構建質量體系助力業務發展

任建國原可口可樂(上海)飲料有限公司新產品發展總監
質量管理的核心功能是“更好的流程、更低的成本”。這也是體系工程師的真正價值。
任建國先生在分享中強調了質量體系對企業的重要性。他指出,一個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不僅能確保產品、服務或過程滿足客戶需求和法規要求,還是企業彰顯競爭優勢、改進績效管理和降低運營風險的必備工具。質量管理的核心在于控制流程中的變量,確保工作結果的質量,而非依賴事后的檢查。只有全員參與質量管控,重視質量,才能打造出讓顧客滿意的產品,從而贏得市場、吸引投資并消除貿易壁壘。
如何構建精益智能制造體系

劉興村力諾集團副總裁、力諾集團數智研究院院長
如何構建精益智能制造體系?——取勢、明道、優術、利器、踐行、合眾
面對企業轉型難題,如缺乏認知、專業人才、資金技術、設備標準不統一、智能化服務不足及中小企業缺乏抓手等問題,劉興村先生強調從“智能+制造”兩個維度出發,構建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融合OT與IT技術。
制造維度注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提升,涵蓋設計、生產、物流、銷售和服務,強調各環節智能化應用與智能水平提升。智能維度則體現智能技術、基礎建設及智能化結果的綜合,引導企業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向模式創新發展。
數字化精益方面,基于傳統價值流增加數字化要素,構建數據價值流,實現精益化與精益優化,通過智能化場景應用實現關鍵控制能力。同時,數字化方法驗證生產規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提升員工技能,規劃生產制造自動化,形成智能工廠頂層設計。
精益企業的人才培養與績效管理

楊從軒原卡特彼勒鄭州總經理、精益實戰專家
精益企業注重人才培養與績效管理,關鍵在于構建合理組織架構,明確職位描述,并規劃個人職業發展路徑。楊從軒先生指出,企業應重視師資與資源投入,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同時,績效管理需體現公平性,確保員工付出得到公正回報。
公司文化在人才培養中扮演重要角色,通過塑造強大的公司文化,吸引并留住人才,使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楊從軒強調,企業應注重員工個人發展,鼓勵員工設定并追求職業目標,為員工提供成長機會和資源。
精益供應鏈的持續改善

石峰云阿迪達斯技術學院高級經理,原阿迪達斯卓越制造總監
供應鏈改善:一群人一起朝著一個目標一直跑。
以客戶價值創造為核心,與供應商共同面對挑戰,通過分析價值流程設定改進順序,實現降本增效。石峰云先生提倡標準化生產以穩定品質,從開發階段就關注效率,并調動全員參與改善的積極性。
他還強調了持續改善的重要性,倡導合作共贏和人才培養,以暴露和解決問題為驅動力,而非掩蓋問題。他的分享突出了制度自信和方法正確性,倡導聚焦價值和全員改善,以實現供應鏈的持續優化和效率提升。
章鼓精益變革之路

孫長春 山東章鼓新材料事業部精益負責人
向“新”而行,以“質”致遠,精益求精,無可挑剔。
在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章鼓企業積極應對市場挑戰,致力于提升新質生產力。公司不僅將傳統設備升級為智能設備,還采用了陶瓷新材料,實現了技術革新和環保雙贏。同時,章鼓企業成功轉型為生產服務型企業,更好地服務于礦山、化工、洗選等行業。
2023年3月,山東章鼓正式開啟了精益輔導之路(精益咨詢,找標桿精益),以生產協同為切入點,對車間布局進行改善,并成立了計劃部。精益變革正在不斷深化,從產銷協同、發貨需求把握到準時化交付,章鼓企業正在逐步邁向產、銷、研、供協同發展的新階段。
模式驅動,精益重塑全流程

余偉輝標桿精益合伙人、資深精益管理實戰專家、中國精益改善周第一人
在這次主題分享中,余偉輝老師針對產品多品種小批量且定制化、供應商材料供應波動大、客戶交期頻繁變化等挑戰,提出僅靠單一工具應用難以實現系統變革。
他強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于通過模式的改變驅動整個系統的變革和改善。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明確挑戰的目標狀態,進行系統的頂層設計,設計高效的運作模式,并遵循科學的底層邏輯。
這些要素相結合,才能引導高效的管理行為,進而驅動效益的轉化和變現。余老師的分享為企業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精益讓開源無限--營銷視角下的精益產品開發

何焰原國家勞動部通用管理項目( GMP )首席專家、 「三駕馬車」方法論聯席導師、標桿精益戰略及精益營銷資深顧問
“標桿精益極致產品開發,推動你營收實現三倍增長!”何焰說道,在本次分享中,他深入探討了精益產品開發的重要性,指出“極致的產品”才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
桃李面包通過重塑精益全流程,以目標市場定價倒逼產品開發,實現了品類、新鮮度、價格、場景、口感和健康等多方面的優勢。桃李面包運用價值流持續開發新產品,用持續改善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同時注重精準營銷,確保產品找對人。這種精益產品開發模式不僅提升了產品力,更贏得了市場口碑和消費者的信賴。
應用價值工程開展研發階段精益和創新

楊樹長原HW公司藍血十杰、價值工程首席專家
價值工程首席專家楊樹長在本次分享中深入探討了VE(價值工程)與精益的緊密聯系。他指出,VE以用戶需求為起點,通過功能分析消除冗余功能,力求以最低的生命周期總成本滿足客戶必要功能,這與精益生產的核心——消除浪費、控本提效和創新不謀而合。
本次分享詳細闡述了VE的三大核心特征:突破、創新和完善,并分享了邁爾斯的“十三技術”,為開展好價值工程提供了寶貴指導。無論是精益生產中的八種浪費,還是VE中的不必要功能,都聚焦于浪費的消除,目的是通過創新手段提升效率。
企業家主題圓桌論壇

精益重塑全流程,驅動新質生產力理念建設
本次圓桌論壇上,企業家嘉賓們圍繞“重塑精益全流程,驅動新質生產力”的主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討論。論壇嘉賓包括標桿精益&精益通創始人郭光宇、山東章丘鼓風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樹鵬、中國精益六西格瑪方法及應用標準化工作組副主任委員張德華、廈門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松華以及聯想集團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總負責人、聯想集團質量總監何國斌。
此次論壇聚焦于精益管理在當前復雜國際形勢下的應用與挑戰,嘉賓們一致認為,盡管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企業仍需堅持以經營提升企業價值為核心,通過持續改善和精益管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適應能力。論壇的討論成果為在場聽眾提供了寶貴的洞見,為企業在2025年及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精益是東方的思維方式,講究從宏觀的角度出發,整體實施來解決問題,是一種類比法。
詳細了解
MES的定位,是處于計劃層和現場自動化系統之間的執行層,主要負責車間生產管理和調度執行。
詳細了解
生產管理的專家團隊直接深入到工廠,調查分析,為提高生產效率提出合理的建議。
詳細了解
從精益的視角對企業的人力資源實現精細化和準確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力資源浪費!
詳細了解